[内存问题]四根内存设置为1T模式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5/31 00:23:08
CPU:AMD X2 3600 盒
主板:华硕M2N
内存:黑金刚DDR800 512MB*4
显卡:影驰7600GE极品玩家 128MB
硬盘:迈拓 250GB 串口 8M缓存
显示器:优派AV703WB
光驱:华硕DVD
电源:长城350W
音箱:海尔2.1
鼠标、键盘... ...

可行否?
这个选项也就是所谓的“1T、2T”,全名“首命令延迟”,一般还被描述为DRAM Command Rate、CMD Rate等。由于DDR内存在寻址时,先要进行P-Bank的选择(通过DIMM上CS片选信号进行),然后才是L-Bank/行激活与列地址的选择。
这个参数的含义就是指在P-Bank选择完之后多少时间可以发出具体的寻址的L-Bank/行激活命令,单位是时钟周期。显然,也是越短越好。但当随着主板上内存模组的增多,控制芯片组的负载也随之增加,过短的命令间隔可能会影响稳定性。因此当你的内存插得很多而出现不太稳定的时间,才需要将此参数调长。目前的大部分K8主板默认参数都比较保守,采用2T,性能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。

(CommandRate、MA1T/2TSelect)当内存要求传送、读取数据区间"寻址内存模块和内存芯片的频率循环"所需时间。

-1T拥有较少的延迟,较佳的系统内存效能。却较差的兼容性。适合您的DIMM未插满时。

-2T拥有较久的延迟、差很多的系统内存较能。较高的兼容性、稳定性。适合您的DIMM已全部插满时。

我们建议在内存设定为1T能让内存达到最佳效能。

为何不2条1G设1T呢?毕竟四条设1T的话对主板和内存(尤其是内存)的要求都太高了。
呵呵,不超频的人一般都不知道1T和2T都代表什么……

问题太模糊